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

阅读  ·  发布日期 2021-03-06 08:50  ·  潍坊小程序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于3月4日下午2时05分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万建民:种子资源库今年有望投入使用

  在3月4日下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上,首位接受采访的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他在回答关于种子安全问题时表示,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在建设种子资源库今年有望投入使用。

  万建民说,粮食安全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6年超过了1.3万亿斤,我国14亿人平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中国粮主要用的是中国种。这几年大米品质越来越好,米饭更香了,最近选育的品种,部分已能跟日本优质大米媲美,与泰国香米相当。

  万建民同时指出,粮食生产方面我国仍然存在短板和弱项,例如这几年来,我们的大豆和玉米的需求量就不断增加,但是大豆和玉米的单产和国际先进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朱征夫:要让法律条文走到群众心里

  “宣传民法典,法律服务机构、法律专业人员应争当主力军,专业人员讲民法典,一要讲得对,二要讲得好。”当天,“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表示。

  他介绍,全国政协开设了民法典读书群,安排律师、政协委员成立导读小组,和广大委员一起学习民法典,群里讨论的内容都是热点话题,比如高空抛物的法律责任、离婚冷静期等。读书群将这些学习成果向社会推送,读书群成立半年来,一共通过媒体向社会推送了36万字的学习内容。

  “学习法律,要让法律的条文从纸面上走出来、走到群众心里,让法律规定成为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这也是我们向社会推送学习成果的原因所在。”朱征夫表示,要让民法典走进群众心里,要尽可能用人民群众关心的话题,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讲解。

  范迪安:助力乡村文化产业振兴 留住乡愁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委员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大乡村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工艺传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使这些遗产得以活化,助力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也留住乡愁。

  范迪安表示,文韵与国韵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中国进入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也就有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

  “以我所在的美术界来说,就能够发挥多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助力乡村文明的建设。”范迪安说,例如深入研究乡土文脉,保护好乡村的历史风貌,特别是要保护好那些非常具有珍贵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居。

  包为民:“天问一号”今年年中将着陆火星

  “非常高兴的告诉大家,此时‘天问一号’正以每秒4.8公里的速度在火星轨道上环绕探测,各项指标正常,设备工作正常,今天传回了第一张近火局部照片,这是中国首次拍摄到的开设的近景火面图像,等待科学家们挖掘更多信息。” 4日,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在首场“委员通道”活动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天问一号’”起点高、效率高、挑战大、创新强,一步就实现对火星的‘绕、落、巡’探测,三步并作一步,创造了人类深空探测的先河。”包为民表示,经过风险分析,今年将在5月至6月择机着陆火星。

  包为民介绍,去年是火星探测窗口期,中国开放共赢姿态,同世界同行携手共进,共同探索宇宙奥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奋斗。

  包为民透露,今年我国宇航发射有望首次突破40次,我国的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天问一号还将完成对火星的后续探测任务,在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将以老一辈航天人为榜样,继续为航天强国伟大梦想努力奋斗。

  周鸿祎:网络安全是数字化战略的底座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在“委员通道”上指出,网络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城市安全、基础设施安全,也和我们老百姓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周鸿祎认为,数字时代有3个鲜明的特征: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软件在重新定义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未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政府的管理、社会的治理、城市的运转、各种工矿企业还有基础设施的运行,都架构在网络和软件之上。“是软件就会有不可避免的漏洞,有漏洞就有可能被人利用进行网络攻击,而攻击的后果非常严重。”周鸿祎说。

  当前,网络安全是国家、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在‘十四五’和2035规划里,‘发展’和‘安全’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国家也反复强调,要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周鸿祎表示,我们现在不仅从上到下形成了数字化发展的共识,也形成了安全的共识,即,网络安全是数字化战略的底座,有了网络安全的保障,我们的数字化战略才能发展得更好,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敖虎山:呼吁将1月20日设立为国家急救日

  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手提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走上“委员通道”,呼吁普及心肺复苏培训,推广其在学校、企业等公共场所的普及。

  “2018年委托大家帮助我们宣传。三年来,在广大委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我们取得了非常喜人的进步。”4日,敖虎山又走上“委员通道”。他介绍,以深圳为例,3年来共配置了5000台AED,抢救成功了23例病人,惠及23个家庭。未来5年到10年,AED配置将达到每10万人300台国际标准的配置。杭州市也以立法的形式在公共场所配置了AED,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出,AED配置要在公众场所全覆盖。

  敖虎山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本次新冠疫情让我们也体会到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敖虎山呼吁,全民要学习心肺复苏技术,政府要出台政策和立法,促进AED的配置,并把1月20日“120”设立为“国家急救日”,从国家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层面去关注急救,提升全民族的应急响应能力。

  张海迪:5年间冬残奥运动员发展至上千人

  3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在“委员通道”采访活动上介绍,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夏季残奥会已经连续四届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名。但在冬残奥运动方面起步晚、起点低。2015年申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前,冬残奥运动员还不到50人,参加的大项也只有两个,没有获得过奖牌。

  五年过去了,现在我国冬残奥运动员已经发展到上千人,参加的项目也由过去的两个大项拓展到现在的六个大项。这几年,运动员参加世界冬季运动会已经获得了38枚金牌。其中2018年在韩国平昌冬残奥会上,中国轮椅冰壶队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实现了中国冬残奥金牌零的突破。

  “残疾人刻苦训练,为祖国荣誉而战的决心是胜利的保证。我想一个人无论身体健康还是残疾,都要有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就能够实现梦想,创造奇迹。”张海迪说。